超声波探伤中A扫描B扫描C扫描有哪些不同

在工业金属生产过程中,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,无损探伤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,它能够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,检测其内部或表面的缺陷,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。


超声波无损探伤,顾名思义,就是在不损坏工件的前提下,对工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。它广泛应用于板材、管材、棒材、气瓶等生产厂家和加工厂家。


超声波探伤原理

超声波探伤,凭借其高灵敏度、高穿透性、对人体无害、检测速度快和成本低等显著优势,在无损探伤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。它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,通过分析超声波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射波、折射波等信息,来检测材料内部是否存在缺陷,并确定缺陷的位置、大小和形状等参数。


超声波探伤常见几种扫描方式

在超声波探伤技术中,A扫描、B扫描和C扫描是三种常用的检测方式,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。


超声波A扫描


超声波A扫描介绍:

A扫描是一种基础的超声波探伤显示方式。在A扫描中,显示器的横坐标代表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的传播时间或传播距离,纵坐标则表示超声波反射波的幅值。当超声波在均匀的材料中传播时,如果遇到缺陷,由于缺陷与周围材料的声阻抗不同,就会发生反射。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探头接收,在屏幕上以波形的形式呈现出来。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就是A扫描。


在检测一个金属工件时,若工件内部存在裂纹、气孔等缺陷,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些缺陷时,就会在缺陷处产生反射波。反射波在屏幕横坐标上对应的位置,反映了缺陷在工件中的深度;而纵坐标上反射波的幅值大小,则与缺陷的大小、性质等因素相关。一般来说,缺陷越大,反射波的幅值越高。通过分析这些反射波的波形、幅值和出现的时间等信息,探伤人员可以初步判断缺陷的存在与否、缺陷的深度以及大致的大小等情况。


超声波B扫描介绍:

B扫描是一种将超声波探伤信息以二维图像形式展示的技术。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对多条探测信息的综合处理。在B扫描中,横坐标代表探头在被检测工件表面的扫描轨迹,而纵坐标则表示超声波在工件中传播的时间,这个时间与超声波传播的深度密切相关。


具体来说,当探头沿着工件表面进行扫描时,会不断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。每一个探测点的反射波信号都会被记录下来,根据反射波返回的时间,确定其在纵坐标上的位置,而探头在该时刻的扫描位置则对应横坐标。通过对一系列探测点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辉度调制,将反射波信号的强弱转化为图像中像素的亮度,最终将这些点组合起来,形成一幅与声速传播方向平行且与工件测量表面垂直的剖面图像。例如,在检测一个大型金属铸件时,探头在铸件表面逐行扫描,将每一行的探测信息进行整合,就可以得到该铸件内部某一纵向截面的图像,清晰地展示出该截面内材料的结构和可能存在的缺陷情况。



超声波C扫描介绍:

C扫描它是对某一深度的截面进行扫描,呈现的是二维平面内移动并选取A扫描特定深度的点的信号成像,主要用于展示水平截面的缺陷信息。在C扫描中,仪器示波屏代表被检工件的投影面。其工作过程是,当探头在工件表面进行二维扫描时,会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。通过设置特定的时间闸门,选取特定深度处的反射波信号,将这些信号的幅值信息转化为图像上的像素亮度或颜色信息。例如,在检测一个多层复合材料结构时,通过C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某一层内部的缺陷分布情况。假设复合材料有三层,我们想要检测中间层的缺陷,就可以通过调整时间闸门,只获取对应中间层深度位置的反射波信号,然后将这些信号处理成图像,从而得到中间层的缺陷水平投影图像,直观地展示出该层中缺陷的位置和大致形状。

上一条:超声波探伤时工件表面都需要做哪些处理工作

下一条: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过程中发现缺陷如何定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