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31180976
探伤

设备 超声波探伤设备型号
探伤设备生产厂家
探伤设备案例
综合实力
合作单位
探伤知识
招聘信息
联系方式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探伤知识

超声波探伤工件表面需要打磨到什么程度

发布时间:2025/9/17 10:47:39

超声波探伤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,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工件中传播时,遇到缺陷会发生反射、折射和散射的特性,来检测工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。然而,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,工件表面的打磨程度,将影响超声波探伤结果的准确度。


如果工件表面是粗糙不平的,超声波会发生杂乱的散射,无法按照预期的路径传播到工件内部,也就难以准确地探测到内部的缺陷情况。同时,粗糙的表面还会影响耦合剂的均匀分布。耦合剂作为超声波从探头传递到工件的润滑剂,需要在探头与工件之间形成良好的连接。若工件表面粗糙,耦合剂无法均匀附着,就会出现局部声能传递不畅的情况,导致探伤信号减弱甚至丢失,严重干扰探伤结果的准确性。此外,表面的杂质、油污等如果不清理干净,同样会阻碍超声波的传播,造成探伤的误差。所以,在进行超声波探伤之前,对工件表面进行合适的打磨处理,是确保探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。


工件进行超声波探伤时表面需要打磨

工件表面的平整度是打磨时首要关注的指标。在进行超声波探伤时,确保焊缝及周边区域无明显凹凸、砂眼、气孔等缺陷至关重要,理想状态下,表面起伏差应严格控制在1mm以内。


打磨范围的确定也有严格要求,一般沿焊缝两侧各打磨20-30mm(视工件厚度调整),且宽度需超出焊缝边缘2-5mm。以管道对接焊缝为例,在探伤前,必须将焊缝两侧足够宽的区域打磨好。如果打磨范围不足,探头在移动扫查过程中,可能会因为焊缝边缘存在的焊瘤、飞溅物等不规则物质,导致探头无法平稳移动,或者使超声波在这些不规则边缘处产生异常反射,形成扫查盲区,使得位于焊缝边缘附近的缺陷无法被检测出来。


按照行业标准(如JB/T4730),打磨后表面粗糙度应≤6.3μm(Ra值)。这一标准看似细微,却对探伤结果有着关键影响。当表面粗糙度过高时,探头与工件间难以形成良好的贴合,会增加两者间的空气间隙。而空气对超声波来说是一种高阻抗介质,会极大地降低耦合效率,使超声波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快速衰减。在精密机械零件的探伤中,如果表面粗糙度不符合标准,微小的缺陷所反射的超声波信号本就微弱,再加上因表面粗糙导致的能量衰减,很可能使得这些小缺陷的信号被淹没在噪声中,无法被探伤仪检测到,从而埋下质量隐患。